2013年10月18日 星期五

我看紅樓夢:接觸紅樓夢


     國中有一篇課文是選自《紅樓夢》裡的〈劉姥姥進大觀園〉,裡面用白話文,淺顯易懂,從此對《紅樓夢》上心,去書局買了磚頭書(紅皮)開始啃書。因為很多都看不懂,又沒人可問,所以都是跳著讀,但這樣跳啊跳,居然一本也看了一半。

    那時還是老三台時代,華視開拍一齣大戲《紅樓夢》,報紙上宣傳了一陣,不知什麼原因停拍,隔了兩年才復工,女主角割了雙眼皮,主要角色有過世、有挺著肚子拍戲......

    這部大作命運多舛,一波三折,好不容易拍好了,遇到華視高層大搬風,又被冷藏,等到播出時已經隔了四五年,還是播在半夜一點。

    那時還沒意識到自己是紅迷,只是每週期待《紅樓夢》,播出前必捧著書預習,播放時趁著廣告細細對照書裡一言一行一景一物,深怕漏看。就這樣,看了一年,最氣的是遇到停播,那種失落感難以形容。

    有戲劇的影像輔助,慢慢的體會出《紅樓夢》的精深,很多看不懂的至少進入一知半解狀態(之前是看懂字,卻不懂文),對人物的性格也有些了解。雖然,華視採用的劇本後來跟書上的結局有些不同,讀的還是很開心。

    戲劇結束,磚頭書也束之高閣,進入社會工作後,偶而去圖書館看到張愛玲《紅樓夢魘》才明白華視《紅樓夢》的結局是來自脂硯齋的評點。以前的《紅樓夢》因為是手抄,再加上作者回頭改,因此抄出多個版本,甚至有的版本在國外的博物館,《紅樓夢》一百二十回諸多爭論,但後四十回確定不是原作者寫的。

    網路發達,在Youtube看到大陸版《紅樓夢》,覺得大陸版林黛玉比華視《紅樓夢》的張玉嬿更符合,李少紅《紅樓夢》開拍也登上這邊的影視版,翹首引頸期待台灣能夠買版權播出,等了三年最後還是去Youtube搜尋,在網路上看完全集。

    不得不讚李少紅,大陸劇《太平公主》(原名:大明宮詞)進入台灣我也有看,那時便印象深刻,她的《紅樓夢》不負眾望、不負名著,比起華視另寫白話對白,李少紅的則是原話原味,在情境安排上更是傳神。

    曹雪芹對人物的結局安排或許隨著原著佚失,早已不得而知,但從伏線千里追起,可見端倪,尤其在死亡的安排,如吞金、投井、自剔、上吊,回推心態及處境,以現在觀點都是讓人毛骨悚然。以前沒讀懂,現在長了年紀只覺得背脊發寒。

    文學史上的懸念,把人家原稿丟失的人真是千古罪人。


    紅迷的遺憾一代傳一代,紅樓夢未完.......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